TANVI
首页 / 新闻 / 行业动态 / 备受重视的“产学研”,为何在环境产业中真正落地的少?
备受重视的“产学研”,为何在环境产业中真正落地的少?
TANVI2023-07-31 TANVI729

“产学研”一直是环境产业关心的话题。环境产业经历二十年快速发展,治理需求也在不断变化,需要环境技术的支持,环境领域科技人员、学校众多。然而环境产业的“产学研”工作成效并不高,企业和学校的合作,很少超过两三年,“产、学、研”成为了独立的存在,甚至在有些细分行业,成为了相互挂牌、互相站台的伪命题。
 
  十九大提出要让产学研深度融合,强调要以企业为主导。E20研究院院长傅涛在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、北京大学环境校友联合会和E20环境平台联合主办的“2023(第三届)北京大学生态环境发展论坛暨北京大学环境学科50周年校友论坛”上指出,“产学研”关键在“产”,然而不是只要是企业,或者是大企业,就能作为产学研的龙头。产学研中的“产”,一定是产业化的企业,对产业化的正确认知,是环境产业“产学研”深度融合的基础。

 


  01 产业化程度低,是产学研无法深度融合的根源
 
  环境产业经历了二十年突飞猛进的发展,治理需求也在不断变化,需要环境技术的支持。在“产”方面,目前环境产业拥有4-5万多家环保企业,一些领军企业已经达到了千亿收入,具备了一定的规模。在“学、研”方面,环境领域科技人员、学校众多,科研队伍非常强大。
 
  很多环境企业、各大科研院校也一直特别重视“产学研”工作,动用了不少资源进行“产学研”的合作与转化。然而环境产业的“产学研”工作成效并不高,企业和学校的合作,很少超过两三年,“产、学、研”成为了独立的存在,甚至在有些细分行业,成为了相互挂牌、互相站台的伪命题。
 
  十九大提出要让产学研深度融合,强调要以企业为主导。“产学研”关键在“产”,然而不是只要是企业,或者是大企业,就能作为产学研的龙头。产学研中的“产”,一定是产业化的企业,没有完成产业化的公司,没资格作为产学研的龙头。
 
  目前环境产业的研发,一直是由问题、项目、工程为导向的,而做项目是工程化的生产过程,中标一个订单就要马上动工,最多半个月一个月,就必须要做出一个方案,可能科研人员还在做研究,项目已经做完了,根本来不及进入。一次性的项目攻关突破,对产学研的需求是短期买卖,不需要深度融合。
 
  目前的环境产业看似具备一定的规模和集中度,形成了部分头部企业,实际上仍然停留在做工程阶段,规模大、项目多,缺乏产品、技术、品牌的门槛,产业化程度极低,成为了伟大但不强大的行业,无法承受产学研之重。
 
  02 产业化的体现是产品,产品开发才是产学研合作的核心载体
 
  对产业化的正确认知,是产学研融合的基础。然而环境产业本不完美,没有经历产业化之前,就先经历了市场化、资本化,这造成了产学研推进过程中的很多问题。
 
  至今,环境产业经历了两次浪潮,第一次浪潮是市场化。2003年,当时的建设部发布了特许经营管理办法“三件套”文件,拉开了市政公用改革的序幕,2003年也成为环境产业的市场化元年。
 
  市场化浪潮是由政府改革、国家政策推动下产生的,环境产业由之前的事业型服务,转变为采购服务,行业其实没有完全准备好,缺乏标准,接口也很模糊,标准都是根据协议来定的,每一个工程都不一样,变成了一个高度定制化的市场。第一次浪潮催生了规模,催生了一批上市公司,但不是产业化的公司。
 
  2013年,在国家提出“生态文明”之后,资本市场开始领会到国家对于行业的重视,环境产业迎来资本化的第二次浪潮。当年也成为环境企业进入到资本市场的高峰年,上市企业市值屡屡冲高,多半企业的EP达到了20倍以上,一些企业达到了100倍。在资本的热捧下,很多环境企业启动了盲目的资产扩张,而这些也带来的后续的一系列隐患,如个别企业破产清算、重组,部分企业更换了实控人。
 
  资本化浪潮是由资本市场推动的,产业也没有准备好,或者推动方向不是行业发展的理想方向。过早资本化的热捧,催生了非产业化的野蛮生长,产业还没有长成,却又市场化有余,市场化的竞争在没有产业基础的行业中,必然造成劣币驱除良币,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。
 
  为了突破这些困境,不少环境企业在经营战略上寻求突破,比如进行产业延伸、进军高端市场、远赴海外寻找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等等,然而如果不进行产品化进阶,这些道路都很难走通。
 
  在经济学中对产业化有明确的定义,就是产品是有标准的、生产是连续的、生产过程是集约的。产品有标准是要让产品卖出去的标准,不是工程标准,没有标准的产品不可能实现产业化;生产的连续性可以将企业产能发挥,分摊成本;生产过程的集约将生产过程从在“用户家里”干,变成在“自己家里”干,实现达到一定的采购量形成定价权,从而降低成本。
 
  傅涛认为,2023年是中国环境产业的产业化元年,也是第三次浪潮——产品化浪潮的起点。与前两次由政府改革拉动、资本市场推动所形成的浪潮不同,产业化浪潮是自强不息的产业行动,也是环境产业的自我救赎。
 
  产学研融合,是科技人员、人才、产品三方的融合,持续性的产品开发,才是产学研合作的核心载体。傅涛指出,目前环保企业大多提供的是解决方案,零整比过低,轻易的被甲方拆解,失去了定价权,也没法给下游提供稳定连续的研发需求。产品的升级是连续的,给学校的合作就是长久的,才能支撑三方的深度融合。
 
  03 “设备”不是产品,环境产品的四个要素
 
  2023年,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进入到新的时代,核心就是要进行产业化升级。E20环境平台将引导和推动环境产业的产业化发展作为使命,以此作为与产业同行最核心的工作方向,提出了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“一体两翼”的产业核心战略。
 
  “一体”就是要把服务、技术、装备做成产品,并不断开发属于环境产业的产品。很多人认为“设备”就是产品,其实不然,设备只是产品存在的一个形态。环境产品至少需要四要素:工艺技术、有形载体、智能系统、标准和品牌。
 
  第一、工艺技术。环境产业的工艺技术要具备技术内涵,不仅要围绕产品进行迭代升级,同时要满足环境产业特征,如做风机,磁悬浮可以应用到很多行业,在环保行业,要针对本行业应用场景而定制。
 
  第二、有形载体。要将核心技术工艺固化到产品中去,让用户不能或者很难拆解,就像我们无法拆解苹果手机。技术如果没有固化下来,没有形成产品,那就不叫产品化。因此,应该做好产业链的整合,部件的选用,系统的开发,这是产品之根。
 
  第三、智能系统。智能化是所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,失去智能化行业很容易被穿透。环境产业的服务、技术、设备都要拥有独立的智能化操作系统,形成升维,拉开差距。固化产业运营知识中台,把人的智慧写进系统,降低能人依赖。
 
  第四、标准和品牌。产品是与用户交互的载体,产品标准是要让产品卖出去的标准,没有产品标准不可能实现产业化。这个行业不乏行业标准、工程标准,产品标准是稀缺的。有了标准为基础,才能针对特定客户的产品营销。产品的名字是客户心目中的标识,品牌是建立在客户心目中的丰碑。钟爱你,才会买产品,所以产品要有名称,有品牌,要从客户认可的价值出发,确定产品的营销方案,启动连续而有效的营销活动。
 
  04 产品化的“两翼”——标准化和智能化
 
  产品化的“两翼”是标准化和智能化,本质是让产品实现价值集成,铸就产品的价值刚性。
 
  产品化的左翼是标准化。在标准化方面,E20环境平台与中标院资环分院联合成立“两山标准化研究中心”,共建环境领域标准化服务平台,推进环境服务类、技术设备类、产品类的“领跑者”团体标准建设。“领跑者”团标工作首选环境服务化的“六化”方向,即精细化、智慧化、社会化、系统化、生态化、低碳化,打造污水处理的服务标准体系。
 
  “两山标准化研究中心”一是为企业新产品去正名安家,固化对用户的价值承诺;二是从用户角度,为行业精品背书差异价值。两山标准化研究中心计划在未来三年,每年发布50-100项产品领跑者标准。
 
  产品化的右翼是智能化。在智能化方面,为了降低环保公司智能化的门槛,E20环境平台与清华大学、百度等进行合作,研究开发了“两山智联”,专门为年收入十亿以下的中小企业建立自己的智能体系,用平台帮助环境产品快速便捷,接通智能不断进阶,让有梦想的中小环境企业也能快速拥抱智能化。同时为AB方阵开发了智能视频系统,在安全保障、读表等方面拥有功能模块,实现智能化的快速连通。